做試管嬰兒“好孕”怎么能快點來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邊疆 陶敏芳
在做試管嬰兒的路上,有的患者經歷了3次甚至更多次失敗后,依然沒有盼到懷孕如期而至。此時,患者的心情是很糟糕的,因為走上做試管嬰兒這條路,對患者而言,是求子的最后選擇……其實,醫生也并不輕松。因為,醫生遇到了輔助生殖技術領域最為突出的難題之一,這個難題醫學上稱之為“反復IVF失敗”。
“反復IVF失敗”有很多種情況,例如因為卵巢反應不良導致的治療周期取消;因為卵巢低反應導致的治療周期取消,取到了卵子但是受精失敗導致無胚胎可利用的治療周期取消;有胚胎反復移植但是種植失??;或者懷孕了卻反復發生流產。
如果考慮胚胎原因,那么多次移植高評分胚胎依然不能妊娠的病人,可以考慮通過囊胚培養來進一步篩選胚胎(當然,囊胚培養的利弊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的,需要與生殖醫生做深入的溝通再做決定)。反復出現胚胎形態學評分差的患者,可以通過嘗試微刺激或自然周期,降低促排卵藥物的使用劑量,雖然獲卵較少,但是能提高卵子和胚胎的質量。
通過觀察胚胎的生長速度和時相選出最正常的胚胎進行移植,但是這需要動態顯微系統(Time Lapse)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持續24個小時觀察。目前尚未普及。
胚胎染色體異常(胚胎染色體非整倍體)是胚胎反復種植失敗的原因之一,對于部分高齡、反復種植失敗、反復自然流產患者,也可以考慮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GS)進行篩選,這又是另一個話題。
子宮是不能缺少的,這就像種地需要肥厚松軟的土壤,胚胎種植的過程也需要合適的子宮及子宮內膜。子宮出現各種異常時,例如發生子宮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炎等病變,都可能降低種植受孕的可能,醫生在移植前會酌情處理。但是,宮腔看起來很正常卻又反復移植失敗的患者怎么辦呢?醫生有時會在適當的時候(比如冷凍胚胎移植的準備階段)1次或者多次通過子宮內膜的搔刮手術,這樣的機械性創傷可刺激子宮內膜發生一些有益的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分泌一系列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等,這些物質對組織重塑和血管形成是有益的,可能改善并提高子宮內膜的接受性,促使胚胎著床。打個比方說,農民種地還需要給土地翻翻土,土地才會松軟,有利于種子生根發芽,醫生好比是在做播種前的準備。
影響試管嬰兒失敗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輸卵管因素、免疫因素、凝血因素及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因素,每一個因素的出現都會造成失敗,需要醫患共同努力,尋求個體化的診治方案,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